蒙牛助力奶業共贏生態圈
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剛剛結束,審議通過十三五規劃的建議,社會各行各業積極響應。中國奶業的發展一直被中國政府高度關注,汪洋副總理親自出席奶業D20峰會并做大會報告,提出了強化質量優先、重塑消費信心,堅持市場導向,創新驅動發展,推動農牧結合,延長產業鏈條,深化對外合作,實現互利共盈的要求。
11月6日,由中國農業大學、蒙牛集團、中國奶業產業技術體系、奶業技術服務聯盟共同發起的“奶業生態圈互助聯盟”在京成立。這是D20峰會之后,從奶源建設角度又一次重要行動,該聯盟以優化資源、攜手共贏、可持續發展為宗旨,努力創新新技術服務模式,協調奶業全產業鏈利益各方,創造共生、共發展的多贏環境,探索中國特色奶業利益一體化可持續發展的新機制。
“奶源生態圈互助聯盟的宗旨是‘優化資源、攜手共贏、可持續發展,要通過聯盟所有成員不斷優化整合行業資源,推動中國奶業D20峰會精神的有效落地,寧心聚力,攜手共行,助力我國奶業的轉型升級與現代化建設’?!?
蒙牛奶源總經理郭小岑表示:“奶業新常態需要新思維,互助聯盟的成立,將會為產業鏈上各位伙伴的共同發展帶來巨大機遇,這個平臺是開放的,是連接種植、養殖、加工的廣闊朋友圈,所有感興趣的奶業同仁都可以加入;也是多元的,它涵蓋產業鏈的各個合作領域,合作形式也可以多種多樣;它還是共贏的,涉及產業鏈的各個領域,共同參與,實現共同發展、共同繁榮”。
聯盟理事長—中國奶牛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勝利也在會上強調:“互助聯盟的成立有五個‘有利于’:有利于科技和產業的結合;有利于為消費者提供優質安全奶制品;有利于各方利益的保證;有利于建立產、學、研、推的新機制;有助于中國奶業大數據的建立?!?
奶源建設是根本,七項舉措為牧場主保駕護航
“‘奶業生態圈互助聯盟’本質上就是抓奶源建設,奶源建設好了,原奶才安全,生產出來的產品質量才高”,農業部原常務副部長、中國奶業協會名譽會長劉成果對此次奶業生態圈互助聯盟的成立給予了高度的肯定,“蒙牛奶源團隊不僅抓業務,而且能夠站在宏觀的角度去分析問題,回到微觀上來解決問題,這樣的行為值得點贊?!?
奶源建設是根本,蒙牛奶源質量管理總監劉高飛在活動當天也發布了聯盟未來的七項舉措:一、發布質量安全白皮書——中國生鮮乳質量與安全白皮書;二、科學處理奶牛場糞污:結合體系技術——因地制宜出具差異化處理模式;三、持續運行奶?!癝PA”項目:2016年全面推進擠奶機檢測升級行動,目前已有50個試點牧場完畢;四、推動“糧改飼”工程,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幫助牧民進行青貯工作;五、改造升級養殖小區;六、實施“智慧奶源”項目,實現全程物聯網監控;七、持續推進金鑰匙+牧場主大學公益項目。
這七項舉措每一項都深入牧場,為牧場主解決實際的困難,為奶牛提供實實在在的福利,讓大家‘養’好牛,養‘好’牛,‘?!?,‘奶’才好。
“現在我們的牧場建設在蒙牛的幫助下做得非常好,蒙牛前期在技術指導,養殖設備,資金扶持,給奶牛做青貯方面都給予了很大支持,牧場建設的好,我們的牛奶當然更好,我甚至認為我們的牛奶比國外的還要好”。來自唐山牧場主汪印杰說道。
技術決定質量,蒙牛送牧場主上大學
由蒙牛與中國農業大學合作開辦的“牧場主大學”。整合行業內最具實戰經驗的百余位國內外專家,組成頂級講師團、客服團。34個事業部建立10個擁有國際先進水準的教學培訓基地,開展專題培訓290場,覆蓋數萬人次。
蒙牛助力牧場主上大學,不僅僅是為了提高牧場主的專業技術知識,更是蒙牛與產業鏈合作伙伴的共同進步。業內首創的農牧合作創新模式,通過集中培訓、專家進牧場、家庭牧場扶持計劃等復合手段,整合技術、資金、管理、信息、設備等行業優質資源,實現牧場主科學技術、管理運營水平的系統化改善。
“以前養牛是個辛苦活,現在在蒙牛的幫助下,我們牧場已經實現了機械化、現代化,現在一個人可以養300頭牛,蒙牛送我們上大學,我自己都能變成別人的老師,帶動身邊的人一起學習”灤南牧場主張鳳志說。
不僅如此,蒙牛更是集合了全球資源,讓中國的養牛技術與國際接軌。此前,蒙牛攜手中國首家奶牛產業衛星服務平臺——荷斯坦衛星大講堂,利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整合全球行業頂級專家,世界各地國際講師團全程授課,專業化視頻全球無縫覆蓋,衛星傳輸直投牛場,為牧場主們提供更為先進的國際化養殖技術,真正實現了“專家在全球,奶農在炕頭”的高科技教學理念。
“牧場主大學不僅教我們養牛,還能讓我們懂得很多做人的道理,在幾次牧場主大學學習和培訓當中,讓我感受到養牛也有牛文化,同時也學會去怎么做事、做人,怎么樣把這個文化融入到這個企業,讓所有員工在給你養牛、飼牛的同時也感受到文化的樂趣?!睘茨夏翀鲋鲝堷P志表示。
樹多成林不怕風,中國奶業振興發展需要聯盟中每位成員優化資源、攜手共贏、可持續發展。冬天即將來臨,相信在“奶業生態圈互助聯盟”積極推動下,中國奶業的春天必將早日到來。
“依靠技術和細節管理,半年多的時間,奶牛單產由25公斤上升到31公斤,投入千萬元,這回心里才有了底”,鄭州萬盛牧場主常建感慨。3月13日和14日,蒙牛牧場主大學依托農業部奶業管理辦公室、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等生態圈互助聯盟的“奶牛金鑰匙”平臺,在鄭州的兩個牧場開展技術示范活動。
從事奶牛飼養、繁殖、獸醫、奶源管理等領域的24位行業專家,近100位牧場主、奶源技術報務人員、牧場合作伙伴深入牧場,從專業設備數據采集分析,到專家現場診斷、專業知識培訓等眾多環節,為牧場主們帶來一場牧場技術運營及品質管理的知識大餐。
“不僅要注重奶牛喂得好,關注奶牛對吃進去食物的消化情況也非常重要?!蹦膛.a業技術體系專家楊敦啟說。在鄭州萬勝牧場,蒙牛奶源技術服務人員,配合專家現場攜帶“牧場技術服務工具箱”的專業儀器,在使用賓州篩、環境溫濕度檢測儀、熱成像等儀器對牧場奶牛的飼料儲藏、喂養、消化等情況進行了一系列檢測后,提出了改進飼料加工環節、改善奶牛臥床等一系列的具體建議。目前萬勝牧場奶牛的單產已從25公斤達到了31公斤每天,專家們肯定的說牧場還有提升空間,萬勝牧場主常建的心里更有底了。
“現在中國奶業面臨著供給側改革的問題。改革的重點,一是降低奶源成本,二是提高奶源質量,這樣才能提高產業競爭力,而這些都離不開專業技術的支持。奶源生態圈互助聯盟是蒙牛與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一起創建的,為奶農們提供思維引導與技術扶持,我認為這體現了一個大型企業的社會責任與社會擔當?!爆F場活動技術交流會上,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主任李勝利教授如是說。
蒙牛牧場主大學是中國奶業生態圈互助聯盟的重要項目之一,2016年蒙牛依托“奶牛金鑰匙”平臺將在全國開展十期技術示范活動。截止到2015年,蒙牛奶源生態圈行動累計投入資金超過10億元,作為引領行業供給側改革的創新模式,三年來蒙牛牧場主大學項目整合行業專家、機構、合作伙伴資源,在牧場技術實踐中提出348創新項目,免費培訓牧場主超1800人,幫扶123家牧場飼喂管理等21個維度平均提升20%。
奶源是乳企的命脈,蒙牛秉持為消費者提供更營養健康、更高品質乳品的初心,以助推“奶牛SPA”、“推動“糧改飼”工程”、“實施“智慧奶源”、“牧場主大學”等為代表的蒙牛奶源生態圈行動,致力于為中國乳業帶來更為系統化、規范化的建設思維,助力牧場運營水平的提升,奶源品質提升,打造高品質奶源生態圈。
2015年10月14日,蒙牛奶源2020可持續發展生態圈行動——牧場主大學新學期啟動儀式暨第二屆蒙?!芭H恕贝筚悰Q賽活動在內蒙古舉行。來自全國的一線奶源技術人員攜“以牛為本、服務牧場”的技術創新課題齊聚蒙牛和林基地角逐金牛獎。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李勝利、中美奶業研究中心辦公室主任楊敦啟等專家領導參與評選。這是蒙牛通過整合全球資源,借助全球技術創新平臺,帶動奶業生態圈伙伴共同提升的又一次實踐。
今年4月,蒙牛在北京啟動“蒙牛奶源2020可持續發展生態圈項目”。蒙??偛脤O伊萍也在多個場合強調創新于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在今年9月作為唯一受邀乳業嘉賓出席中美農業創新戰略對話時,蒙??偛脤O伊萍曾表示“通過快速整合全球各個環節的優勢資源,服務廣大的消費者?!倍翀鲋鞔髮W正是這一理念在前端奶源的呈現。
以蒙牛牧場主大學、牛人大賽等為代表的蒙牛奶源2020生態圈行動,從乳業產業鏈最前端環節入手,構建影響全行業的“奶源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圈”,以多樣化的培養方式,促進行業技術服務水平的整體提升,給消費者提供更好品質的產品。寧夏銀川鑫福源牧場主感言:“現在才感覺到自己之前那根本就不叫養牛,只是簡單的喂牛??茖W養牛提高了牛奶品質,給自己帶來了經濟效益,讓我們養牛人更加有信心”。
截至2015年,蒙牛奶源生態圈行動累計投入資金超過10億元,培訓牧場主超1300人,幫扶123家牧場飼喂管理等21個維度平均提升20%。在聚焦科學喂養提升牛奶品質的同時,推動牧場環保指數、奶牛福利得到巨大改善。
“我參加了兩屆牛人大賽,200多個技術創新課題都是我們在對牧場主的技術服務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不斷的技術創新,不僅使我們自身提高,最重要的是牧場主對科學養牛意識的提升”。參賽選手焦作事業部奶源技術服務員工葛旭東談及感受時講道。牛人大賽充分展現了蒙牛奶源一線員工對“育好牛,產高品質牛奶”的深層認知與重視。
生態圈合作伙伴北京中地種畜有限公司總裁張開展表示“蒙牛站在供方角度上幫助供方,為供應商服務,開創了反向服務的先河“。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李勝利感言:”為產業、為政府、為學術界,蒙牛都走在了前列“。
近年來,蒙牛持續利用自身優勢,整合行業資源,以“國際化”和“數字化”兩大驅動,不遺余力地探索“共贏生態圈,創新引領奶業可持續發展”的中國奶業強戰略。目前,蒙牛規?;?、集約化奶源比例已接近100%,從奶源建設到產品創新,蒙牛與眾多生態圈伙伴引領中國奶業可持續發展。
今天上午,蒙牛牧場國際食品安全標準交付暨牧場認證啟動儀式在現代牧業蚌埠牧場舉行。來自新西蘭AsureQuality公司的牧場標準專家、普華永道中國的技術專家、中國奶業協會劉琳、蒙牛乳業助理副總裁王艷松、認證機構SGS及華思聯等參加了啟動儀式。
此項牧場食品安全國際標準包括牧場的法律合規、供應商管理、牧場設計與管理、飼養和水管理、動物健康和福利、原奶生產與環境保護七大部分。值得一提的是標準注重強調奶牛的健康和福利~~
啟動儀式前一天,認證團隊來到現代牧業蚌埠牧場,進行了審核的首末次會議,對牧場認證進行相關的溝通。
來到原奶生產的擠奶轉盤。各崗位員工完全按照工作流程標準作業:擠奶前的乳頭準備(包括乳頭清潔、驗奶擠掉頭三把奶),藥浴、干燥、上杯5個步驟,而這對員工的要求就只有重復的事情認真做好。這種按照標準流程工作的管理方式,較經驗名義的食品安全把控來說更有保障,這也讓牧場操作真正實現了“從人治變法治”的飛躍哇~~
審核牛兒們的“食材庫”。對于飼料類“食材”,專家們通過檢查標簽了解牛兒們的飼料營養情況;而像青貯這類飼料,則重點關注它的供應商確保原料不含殺蟲劑、農藥等。專家們通過現場檢查飼料保證所有采購的飼料在食品安全上過關,這也是從源頭確保了消費者飲用牛奶的安全呦~~
飲用水的審核。水的充足供應是維持奶牛健康和福利的關鍵之一,對供水質量進行監測、定期清洗和維護水槽,牛兒們的水才是可口的、適合飲用的,這樣才能確保奶牛的快樂和健康,更可以幫助提高奶牛的繁殖力、產量、壽命和抗病性、大大降低成本,So何樂而不為呢~
監測牛兒們健康和福利狀況,關鍵在于了解奶牛在正常情況下的形態和行為,例如牛兒們的行走速度、行走節奏、步長與牛蹄位置、肢體負重、背部線條以及頭部位置……這完全是換位牛的角度思考哇,有木有?!
下面來說說觀察奶牛的重要性。審核專家現場講解,奶牛在去往擠奶廳的路上如果牛舍通道設施欠佳,奶牛產生應激反應,將會使奶的產量收到影響。擠奶難,這也是除禁止打罵牛兒們以外更要細致的管理,確保牛兒們快樂和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呦~~
“這套標準讓我學到很多,對于牧場的管理、操作都讓我有了新的認識,以前只是靠經驗,現在了解要提高產量還要靠科學?!币晃荒翀鲋饔芍缘母袊@道。
蒙牛牧場國際食品安全標準的建立,為國內乳業提供了第一部牧場操作標準的專業化、國際化的作業指導書,從國外引進到企業內轉化升級、開發標準化保障評估體系,蒙牛正一步步走向牧場管理的國際化的最佳管理模式,這也體現了蒙牛對國家推行新食品安全法的積極踐行。
在奶產業鏈條中,作為最前端的牧場,其科學化、規?;?、集約化水平,直接影響著中國奶業的發展水平。為提升中小牧場的運營水平,促進中國奶業可持續發展,在3月20日國際幸福日之際,蒙牛牧場主大學在中國乳都呼和浩特啟動“中小牧場精準提升計劃”。此行動致力于通過資深專家團、專業工具、全鏈條博士客服現場定制化測評與幫扶,發現并解決牧場運營中的實際問題,精準提升中小牧場整體運營水平。
蒙牛牧場主大學是蒙牛集團聯合產業鏈頂級伙伴,與全球行業專家共同發起的全球首家培養新一代牧場主的專門機構,旨在構建牧業可持續生態圈的全球創新平臺,著重培養擁有300-3000頭牛生態承載較優規模的牧場主,通過開展專業培訓與技術指導,提升遵守法律、尊重員工、技術創新、綠色生態、善待動物、共贏共生六大方面的社會責任和科學水平。2015年,蒙牛持續整合全球行業資源,組織來自飼料、獸藥、設備等合作廠家以及國內外大專院校專家和牧場資深運營官,跨行業共計150人的專家團隊,服務100家中小型牧場,以技術為指導,通過專業的檢測工具、專職技術團隊,科學的個性化定制方案、完善的診斷報告及改善和評估舉措,幫助中小牧場提升牛奶產量、提高牛奶質量,并通過設備性能的完善、飼養結構的調整,最終實現牧場整體運營水平的提升。
“為了保證項目真正落地,我們分區域同步推動項目進展,各專家小組運用好項目的軟硬件工具,為牧場提供實實在在的指導和服務,幫助牧場主提升牧場的運營水平同時,也提升中國牧業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蒙牛奶源資源技術中心總監付旺盛在啟動會上表示。目前,很多發達國家的規?;翀鲆呀浫媸褂孟到y評估模式,通過評估完成科學的改進和提升,蒙牛在中國率先創建系統專業的牧場全面運營評估體系,從根本上幫助牧場主提升牧場的運營水平,促進中國奶業可持續發展。業內專家內蒙古農業大學徐明博士指出:“實現牧場的精準提升,也是實現現代化奶業可持續發展不可回避的部分,蒙牛對中小牧場的精準提升行動,將會大幅度提升中國牧業的運營水平?!?